资讯 更多 >>
四川乡村教师带凉山娃子出山:大山...
美联储首选通胀指标小幅上升 消费...
柯力传感(603662):拟使用自有资金...
深圳广州“认房不认贷”,救市开启
深耕党建品牌建设,助力政企市场高...
港股异动|绿竹生物收涨30.79%股价创...
空港股份(600463)8月31日主力资金...
虚幻引擎5打造、堪比真实场景,Lost...
智信精密:8月30日融资买入589.61万...
南京和杭州,哪一座城市潜力大?
动态更多 >>
新智认知: 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
郑州银行董秘回复:我行董事长是否...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资讯 > >> 正文
 
四川乡村教师带凉山娃子出山:大山成为“布拖女足”的“沙绑腿”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09-01 01:06:41

中新网杭州8月31日电 (张益聪)多年前,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2300米海拔的高山日晒,有这么一群女孩子,在山野乡间训练足球,她们面庞黑黢黢,却冰心朵朵、目光坚毅。


【资料图】

如今,近80名凉山女娃走出大山,当初大山的试炼成为馈赠,让人们记住“布拖女足”的,是她们的实力,而让她们不曾忘记的,是自己的引路人——“85后”四川乡村教师阿凉子拉。

31日,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阿凉子拉成为本届慈孝人物,并来到浙江省杭州市活动现场领奖,他说,“当初我走出大山,就是为了回家带出更多凉山孩子,从教16年来,我一直守着初心走到现在。”

“布拖女足”命运的齿轮,从2016年3月开始转动。彼时,阿凉子拉来到布拖县瓦都乡小学当校长,“足球体育本身就是我的专业特长,我希望通过足球,为凉山娃子找到一条出山的路。”他说。

“运动员在训练时,会在腿上绑沙袋增加负重,通过"沙绑腿"来锻炼身体能力。”阿凉子拉表示,在这方面,凉山的娃子有天然优势。

一般来说,2000米-2500米海拔是运动员最适宜的训练场。阿凉子拉坦言,当“高反式”训练成为常态,大山的“负重”会成为凉山娃子的“沙绑腿”,走出大山的那一刻,命运的馈赠将如期而至。

这也是阿凉子拉返乡执教的主要原因。当初,他自己走出大凉山,为了给更多凉山娃子走出大山的机会,毕业后,他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大凉山。

在阿凉子拉看来,想要解开“大山枷锁”,有两座大山压着,一座是的大凉山本身,一座是人们心中的大山。

“受惠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凉山的娃不愁上学了,但是中途辍学的情况仍然存在。”阿凉子拉表示,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吉尔莫沙作的女孩。

小沙作是赛场上的突破手,却难以独自对抗命运。读五年级那年,沙作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母亲体弱多病,姐姐早嫁顾及不暇,家中收入不济,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沙作了。

当听到沙作亲口说要辍学时,阿凉子拉第一次慌了,“如果有一个娃子半途而废,就会有第二个,本来家长对于娃子们搞体育就有质疑,尤其是女娃子。”他说。

为了挽留沙作,阿凉子拉亲自登门,对沙作的母亲做出承诺:只要让孩子上学、踢球,经济上可以给予最大程度资助。

从刚开始自掏腰包,到后面寻求了更多的帮助,在阿凉子拉的苦心经营下,沙作坚持了下来。

“我专门执教女足,就是要打破人们心中的成见,大凉山的女娃子不仅是结婚生子一辈子,更可以奔跑绿茵场,还可以走出大山去追梦。”阿凉子拉说,“从2016年到现在,我这里没有一个女娃子掉队。”

这一切的努力在2018年开花结果。随着阿凉子拉被调到布拖县拖觉镇小学当校长,发源于瓦都乡小学的“布拖女足”随之转到了新学校:从山野训练,到水泥场地,再到塑胶足球场,装备优化、训练科学,“布拖女足”迎来了首战。

同年,阿凉子拉所带领的“布拖女足”首次参加凉山校园足球联赛,就以黑马之姿8:0首战告捷,7天的比赛23颗进球,“布拖女足”狂轰滥炸的同时,未丢一球,拿下了该联赛的冠军。

“我只是开了一个好头,更多还是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以及娃子们自己努力。”阿凉子拉表示,从大山走出去,“布拖女足”的队员们到成都、泸州等多地求学,并且纷纷进入了更高能级的足球体育领域。

自此,从地区联赛一路逆袭,“布拖女足”在今年5月拿下了省级校园联赛冠军,留下了山区孩子逆天改命的传说。

轻舟已过万重山,命运的馈赠开始了。今年7月,成都第31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来自“布拖女足”的15岁小将瓦渣么日各,作为凉山屈指可数的国家一级运动员,带着大山里的期盼,传递着凉山体育精神的薪火。

眼见“布拖女足”成功出山,对凉山娃子的慈,对“凉山母亲”的孝,成了阿凉子拉的精神支柱。

今年9月,学校开学在即,当初的小沙作顶住了命运的重压,马上就要读高三了,而她是阿凉子拉第一批带出大山的孩子之一。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娃子们上了大学,成了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给家乡带来更多的选择。”阿凉子拉如是说。

从中国到世界,慈孝是中华文化的共鸣,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随着慈孝文化不断被演绎出新的故事。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杭州灵隐寺主办,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新闻发展中心、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