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多 >>
两岸学者共话古籍保护:在交流中实...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8月...
规模缩水超9成!益民基金“掉队”,...
济南双相情感障碍有效治疗方法 济...
何了乙不再担任长江养老保险机构养...
宁德时代发布神行电池:充电10分钟...
区行政审批局:创新探索惠企新服务
确保“零误投 零丢失”!高考录取...
孤注一掷:7天20亿票房 电影史第三
2018小米专利数量多少
动态更多 >>
新智认知: 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
郑州银行董秘回复:我行董事长是否...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资讯 > >> 正文
 
两岸学者共话古籍保护:在交流中实现“新生”
来源:海外网     时间:2023-08-17 07:04:17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陈欣怡 张杨彬)藏文古籍保护与台北故宫古籍修复,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经验?


(相关资料图)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两岸学者指出,运用现代化手段保护古籍文献,需要两岸加强在信息、技术和人才层面的交流合作。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是国际藏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之一,时隔7年于8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再次召开。320位中外学者参会,其中,港澳台及海外参会学者达40余人。

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拥措介绍了其所在的团队承担的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科研成果:通过文字智能识别系统辅助人工校对,将藏文古籍文献印刷体识别率提升到96%以上,手写体达到85%以上。

拥措说,这项技术已在西藏各图书馆积极推广,并用于布达拉宫藏文古籍保护。它在未来还能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如识别藏医药手写体文献、构建藏医药知识图谱等。

“以往做藏文古籍保护,会面临人手不足的情况。近几年随着国家重视程度提高,学术队伍壮大,像我们实验室从事该方向研究的学者,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十几个人,老中青三代学者都有,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拥措说。

谈及台湾地区古籍文物保护和修复情况,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国威介绍,除了秉持“修旧如旧”理念的日常性修复工作,目前台湾不少典藏单位还在积极开展善本古籍的“数位化”(数字化)工作。

“台北故宫善本古籍的典藏数量将近22万册,扫描页面是一个大工程。经过收集归入,读者可以免费看到所有扫描的页面图档。”刘国威说,台北故宫古籍科近年来与大陆古籍典藏和修复单位交流不断。

刘国威表示,参加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是一次与大陆同仁交流的极好机会。“大陆的古籍修复单位和古籍保存数量更多,对研究者而言,能及时接触到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和资讯十分重要。”

采访中,刘国威多次呼吁古籍保护领域的两岸交流。他说,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古籍修复方面有很多专业人才,可以更多交流合作与资讯分享,让古籍“新生”。

拥措也表示,任何技术都需要载体和实际的应用场景,因此两岸学者都应持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增进交流合作,共同普及推广藏文文献,助力民族优秀文化传承。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